鲜度管理概述
何谓鲜度管理
在最适宜的配送、加工处理、储存、陈列环境和卫生条件下,促使生鲜商品自身的最佳状态维持时间能更长(保质期)、商品自身的价值也延长(保值期)。
目的
以顾客的需要和期望为出发点,在卖场提供新鲜、健康、价值、惊喜的生鲜食品,满足顾客的需求、加深顾客对卖场的印象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,同时传达公司经营理念、提升企业形象。
生鲜商品特性
来源:农、畜、牧、渔业的产品。
商品形态
1. 产品经过简单外表整理、分级或分割处理或降温处理后,以包装或以捆扎、散装方式销售。
2. 产品经加工处理(烹制、腌制、酱制、干燥等)后,以包装或散装方式销售。
储存和陈列温度
— 常温。
— 冷藏、冷冻。
— 60度热温。
特质
— 贩售过程中会有发酵、腐败等现象产生。
— 保质期和保值期较短。
影响鲜度的原因
鲜度认知
生鲜商品最终都会变质、腐败,我们能做的是延长其变质、腐败的时间,使商品的最佳状态能维持较长时间。
影响商品鲜度期长短的主要原因
病源体微生物(病毒和细菌)
传染病、病毒感染。
腐蚀性微生物(细菌)
影响食物外形、色泽、口感、气味。时间、温度、空气、水分、PH酸碱值变化和商品自身的作用,如呼吸、发酵作用都会影响细菌的数量,使得商品变质、腐败。
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
-25℃ — -18℃ 深度冷冻,所有生长停止
-18℃ — 0℃ 冷冻,停止生长
0℃ — 4℃ 冷藏,缓慢生长
4℃ — 60℃ 快速生长
60℃ — 100 ℃ 加热杀菌,大部分微生物被杀死
100 ℃ 以上 杀菌,摧毁所有微生物。
导致商品加速变质、腐败的原因
温度控制不好
— 冷链环节链接不到位,如未使用冷藏、
— 冷冻车进行配送;应该低温储存、陈列商品却常温储存、陈列等。
— 操作间温度过高。
— 制冷设备故障,未及时排除。
— 制冷设备温度检查工作不确实。
时效控制不好
— 收货时间过长。
— 收货后,商品停留时间过长,
— 未及时入库或陈列。
— 商品分割、加工、包装时间过长。
— 半成品在加工间停留时间过长。
— 商品保值期不清楚,陈列期超过保质期。
— 进货过多,在库时间太长,影响商品的保值和销售期限(鲜度最好的在库房、鲜度下降的在卖场)。
水分维持不足或过潮
— 未及时补充水(冰),造成商品风干(蔬菜、冰台上商品)。
— 干货储存和陈列位置湿度过高。
— 储存时,商品未封闭或覆盖导致干蔫。
— 库房湿度不足;蔬菜类对湿度的要求较高。
工作执行不到位
— 验收货不确实。
— 先进先出 (库存商品整理、领取商品、补货进行)。
— 商品整理(翻堆、杂物清理、清洁维护、陈列要求)。
— 试吃(道具、环境清洁卫生,商品鲜度,服务人员仪表仪容、卫生意识)。
— 出清流程。
— 二次加工规定。
— 报损品处理(库房报损区设置及规定、报损作业流程)。
其他
— 进货量过大,商品在库时间过长,缩短销售期限。
— 商品认知不够,未依据单品特性进行储存、陈列管理。
— 加工、生产技能不足,使得商品的包装难看(不相称、脱落、破包)、商品的卖相和口味差,
— 并且直接影响到顾客对门店商品的感观和评价。
— 在冷库进行工作时,库门打开时间过长,冷热空气对流,使冷库温度急剧上升,造成温度变化,极易影响商品鲜度期限的维持,同时也会增加压缩机的工作量,电费提高。
— 库房、冷柜、热柜养护计划不周详、执行不彻底;制冰机产量小或养护不够、经常故障。
— 生熟不分,一同储存、一同陈列造成交叉感染。
鲜度管理概念
从业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。
商品收货有标准。
冷链连接到位。
商品先进先出原则。
保质期控管。
提高工作时效,避免增加商品变质的机会。
整理,随时保持卖场商品最佳状态。
完善制冷设备养护工作和正确使用、操作设备。
不断地检查,不断地改善。
鲜度管理要求
农、畜、牧、渔业的产品。
充实从业人员专业素质、提升专业水平。
经常的培训、考评,促使本位人员认识、了解每个单品的性质并具备商品加工处理的技能,才能对具有不同性质的单品在验收货、加工、储存、陈列等环节做好鲜度管理。
配送运输设备
配送方应提供具有制冷能力的运输车辆配送货物。
应以制式塑料箱、纸箱或原有的外装箱盛装物品。
提高订货准确率
订货准确除可减少无谓的损耗,还可以保证卖场商品的鲜度。因为,如果不考虑保质期而进货过多时,则商品在库时间过长,陈列销售时商品的保值、保鲜期便缩短。
确实按照商品收货标准卡验收货品
收货标准是以核心顾客对商品的需求为基础而制定的,收货标准是在收验货时参考的标准。达到收货标准的商品可以收货, 达不到收货标准的商品要拒收。有了收货标准,门店商品的质量、鲜度才有保障、门店商品才有价值。
遵循先进先出原则
库存商品按照商品入库顺序(应有商品卡,记录入库时间及库存量)每日多次整理(前新后旧、上新下旧)。
领取货品时,遵照先进先出原则取前方或上方的商品。
补货时,要先整理台面上的商品,再进行补货。补充商品在后方或在下方。
仓库管理要确实
仓库类型
冷藏库:温度0℃ — 4℃,储存需要冷藏的商品。
冷冻库:温度-18 ℃— -25℃,储存需要冷冻的商品。
常温库:阴凉、通风良好,保持室温,储存常温商品。
仓库管理规定
物品依性质分库储存;库存商品按分类离地隔墙储存;入库时商品应有入库卡,每日日按先进先出整理库存商品并码放整齐;设专区放置损耗品,每日定时报损;零散库存商品放置整理箱或纸箱内,并有覆盖;库房温度正常,地面干净、无积水和杂物;冷库作业时库门不可四敞大开、打开时间要短,而且开关的动作也要迅速。
做好制冷设备温度检查工作
每日应多时段性检查冷库、冷柜、热柜的温度,并登记在温度记录表上,发现温度异常时即刻进行处理、排除故障,以保持设备正常运行,并保证商品鲜度的维护。
制冷设备与制冰机应进行日常养护和定期维护工作。
依照商品储存温度需求,在相应的设备上陈列商品
在冷柜进行陈列时,应注意商品不超出装载安全线。
冷藏盒装肉品陈列时,应单层陈列。
质地较弱的商品,不宜累堆,防止压伤。
预防风干,叶菜类应喷水、乳类应浇汁,水产类、禽类要铺冰、覆冰。
干货不要受潮,陈列地点湿度要低。
卖场商品整理
重要性
是客人对商品鲜度、卖场卫生、门店格调、门店印象好恶的主要依据。
横放乱摆显得脏乱、商品低劣、价值性不高,购买意愿低;品质好坏杂陈,降低整体鲜度感,同时因交叉感染,加快商品鲜度下降速度;商品挑选难度增加,造成客人不便,以上种种使得销售下降、损耗增加、来客降低。
商品整理内容
次品和坏品筛选、杂物清除、清洁、商品码放、鲜度维持(喷水、补冰和铺冰)、价签、排面整齐度。
固定整理:开店高峰后、交接班、二次客流高峰前和后、晚上客流前、卖场陈列商品入库前。
机动整理:有整理需要时。
出清和二次加工
出清商品性质:鲜度较差导致卖相不好,但品质未变的次品;库存过多造成销售压力的商品;价格趋势走低商品,最好适量进货不要有库存,有库存时以清货为好。
出清定义:商品以批次出清(统一批次的商品如同上述情况发生时),而不是以筛选下的零星次品做减价求售。筛选下的商品,若品质未坏的次品应以二次加工处理,若已出现变质、腐败现象的商品若能退换货则退换货,否则应该报损。勉强低价求售卖相、品质不好的烂品,只是徒劳无功,浪费时间、人力和增加损耗,同时又降低卖场格调及破坏卖场的环境卫生。
二次加工的原料和加工制品:原料必须是未变质的筛选商品。加工出来的商品必须是卫生、品质保证的商品。
商品包装与标示
包装时,应依据商品形状、大小、分量与容器、托盘、袋子的尺寸大小形成规范,并以此作为包装标准,如此包装的商品在陈列时才能显现出一致、整齐性。
包装技巧要熟练,包装不好的商品不能陈列,陈列后要经常检查,发现包装脱落的商品应拿回重新包装。
磅秤纸的标示要清楚,内容要确实,商品保质期严禁修改。
损耗品
要设置损耗品防止区。
损耗品每日固定时段按报损流程进行报损。
尚未报损的变质、腐败品严禁再加工、制成加工商品贩售。
个人清洁卫生
从业人员仪容仪表的规范和要求。
从业人员作业中、卖场服务中的个人的卫生要求。
检查
制定生鲜鲜度管理检查内容。
鲜度管理列入门店检查重点,门店各层次检查都要检查生鲜部门的鲜度管理。
维持生鲜商品鲜度是生鲜部的天职,故生鲜经理和组长必须经常检查卖场和维持卖场商品的最佳鲜度。
检查是持续性的工作。
检查后要看到改善成果。